2025年4月8日下午,德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唐发初,副会长李志刚一行莅临我院,围绕高校红十字工作开展实地调研与工作座谈。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、红十字会会长张兴荣出席座谈会。

一、校会联动构建生命教育体系
座谈会上,学院红十字会秘书组就2024年重点工作和2025年工作设想进行了简要汇报,围绕应急救护培训、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、志愿服务机制建设、宣传教育拓展等方面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,并就下阶段协同推进生命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建议。
二、市会领导点赞育人创新实践
唐发初书记在听取汇报后表示,学院红十字工作特色鲜明、成效突出,尤其在将应急救护培训与专业教育、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方面,探索出了高校红十字工作的新路径。她指出,当前红十字事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,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,具备开展生命教育和人道服务的独特优势,希望学院把握好“健康中国”战略机遇,继续推进救护培训常态化、宣传教育系统化、志愿服务专业化,市红十字会也将全力支持学院在师资培训、课程融入、平台共建等方面提质升级,共同为实现“每个家庭一名急救员”的愿景贡献力量。
三、系统谋划校地协同新路径
张兴荣副院长在座谈中表示,红十字会工作是学院“健康校园”与“大思政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为学院红十字会会长,他提出三点思路:一是以“全覆盖”为目标,推进应急救护培训与学生军训、通识教育深度融合,探索“全员培训、分级取证”机制,提升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与素养;二是以“体系化”为导向,构建校内“三献”宣传动员、志愿服务和育人协同的运行机制,打造政治素养高、服务能力强的志愿骨干队伍;三是以“平台化”为抓手,联合市红十字会共建教育培训基地和特色实践场景,形成系统完整、优势互补的校地合作格局。他表示,学院将持续强化与市红十字会的联动协作,推动红十字精神在育人全过程中落地生根。
座谈期间,双方还围绕救护员培训纳入课程体系、师资队伍协同建设、宣传基地打造、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达成了多项共识,推动校地红十字合作从活动型向机制化迈进,为构建学院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开辟了新路径。
下一步,学院红十字会将在市红十字会的专业指导下,持续推动红十字工作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发展,努力培养具备人道精神、生命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,为服务社会、守护生命贡献青春力量。